本报讯 (记者 张梦月 周逸) 就像一般人在网上交易搁置物品相同,公物也有“二手超市”。作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物仓立异试点单位,2021年,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经过低成本改造档案库房,在杭州市民中心建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实体仓,对各单位长时间搁置、低效作业的国有财物进行统一管理、分配和周转。现在,杭州已完成1个市级主仓和13个县(市、区)分仓全市域掩盖及联动。
建仓,并不是为了存储,而是要让“熟睡”的财物“活动”起来。各公物仓自工作以来,累计为全市700余家(个)行政事业单位及大型活动、作业专班供给财物周转保证,节省置办经费7980余万元。
走进杭州市级公物仓,记者似乎进入了一座高效作业的物流库房——1871平方米的公物仓里,一排排货架规整摆放。小到裁纸刀、固体胶,大到打印机、文件柜,3000余件财物依照不同价值,分门别类摆放在6个存储区内,并贴上相应的“身份标签”:运用频率高需定时弥补的放在“易耗品区”,呈现破损的进入“修理区”,等候分配的候在“出库交代区”……
过紧日子,财物“先调剂后置办”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一致。以杭州亚运会赛后财物为例,亚运会完毕后,市级公物仓连续接收了办公设备、家具等近7000件财物。上一年7月,杭州城市大脑提高工程建设中,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自动请求分配一批室内全彩显示屏,曾经在亚运场馆“上岗”的大屏转而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“再就业”。
近年来,进入公物仓的搁置财物不仅在省内循环使用,节省下的财物还输送到国内外有需求的区域,支撑社会公共事业开展。
跟着“大财物”循环理念逐渐落地生根,这间“二手公物超市”正在探究将更多类型的国有财物归入循环系统。现在,杭州市级公物仓的盘活财物正在从办公设备、家具等有形财物向非钱银性财物等拓宽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